7月16日,由史敏文化艺术工作室发起,敦煌艺术应用推广研究中心、736研学、乐动敦煌支持主办的“2025舞动敦煌”史敏敦煌舞系列课程·敦煌站,在莫高窟736窟——敦煌文化新空间正式开营。来自全国各地的敦煌舞研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敦煌舞传承与创新交汇的动人时刻。
大漠洞窟下的艺术集结号
活动伊始,736研学负责人以“敦煌舞的坚守者与开创者”为题,深情回顾自经典舞剧《丝路花雨》以来,甘肃演艺集团几代人将静态壁画舞姿唤醒为动态艺术的非凡历程。她勉励学员怀揣对敦煌文化的虔诚热爱,传承史敏教授的创新精神,并在学习感受与体验中思考如何担当文化传承使命,成为承载敦煌文化的“火种”,以“星星之火”点燃文化传承的燎原之势。
千里奔赴,只为一场“迟到”的朝圣
来自安徽的学员代表坦言在莫高窟脚下,内心激荡着对历史的敬畏、艺术的赤诚与圆梦的悸动,形容敦煌舞如同深埋心底多年的种子终于破土,引领她回归艺术源头,完成一场“迟到却神圣的朝圣”。同时,展望未来十五天的沉浸式学习,渴望在千年风沙的抚触中深刻理解敦煌舞的精神内核。
在敦煌,舞姿是“活”在壁画上的修行
作为课程核心,一级演员、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史敏教授将本次教学称为一次“精神上的修行”。她强调,“舞姿就是‘活’在壁画上的。唯有在此,才能真正触摸到对真善美纯粹而执着的追求。”本次课程采用开放式设计,内容源于其高校教学体系精华,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实用技能,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与事业拓展奠定坚实基础,实现“让身体成为文化输出的载体”。
开营仪式结束后,学员们参观了莫高窟736窟——敦煌文化新空间,欣赏体验从《丝路花雨》到《乐动敦煌》四十余载间对敦煌乐舞“活态”传承创新的成果结晶,并于当日正式投入由史敏教授亲授的沉浸式课程学习中。
此次“2025舞动敦煌”史敏敦煌舞系列课程为来自全国不同地域、年龄与背景的舞蹈研习者提供了直面敦煌艺术源流的珍贵机遇。当古老壁画中凝固的韵律被赋予当代舞者的体温与心跳,敦煌艺术“活起来”的传承之路,便在这片孕育了人类艺术奇迹的土地上,续写生生不息的新篇章。